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2023学年度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卷考试范围:1-3单元;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共52分)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2.据考古报告,商代女军事家妇好墓出土的仅青铜器至少有1.6吨。殉葬人数不少于16人,有100多件兵器,其中有两件青铜铖特别大,一件重8.5千克,一件重9千克,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这反映了商代()A.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 B.相对发达的手工业文明C.崇尚武力的时代特征 D.具备较成熟的文字系统3.商朝时期,中央王室与各族首领组成管理阶层;地方派遣的职官和归服方国诸侯,是形式上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未必有血缘关系。到西周时期,即使与地方上的诸侯无血缘关系也通过联姻与王室形成甥舅关系。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宗法贵族政治影响力式微 B.统治方式出现根本变化C.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新体制 D.王政统治得到一定强化4.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主张。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反映出()A.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B.传统华夷观念已被突破C.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渐强 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5.下图是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徒烟墩山的宜侯夨(ce)簋,其上铭文记录了西周康王时期,宜侯夨由虞侯改封为宜侯的册命过程。宜侯夨簋和铭文可用于说明A.禅让制的出现 B.内外服制的完善 C.分封制的实行 D.中外朝制的产生6.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C.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7.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8.根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最确切结论是秦朝《史记·秦始皇本纪》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李斯列传》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汉书·主父偃传》 (秦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柳宗元《封建论》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A.统一天下、疆域辽阔 B.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C.以吏为师、刑法严苛 D.通过改革确立君主专制9.2016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治理 B.西汉政府保护丝绸之路畅通C.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D.西汉时中原开始与西域交往10.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交锋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存在明显缺陷而新儒学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11.汉初,民间商业借贷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等社会问题;汉武帝时期,政府制定法律对民间借贷进行调控,禁止高利贷并规定了贷款利率。政府这些做法旨在A.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定 B.规范商品交易行为C.推动官营商业的发展 D.压抑社会经济活力12.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A.对外交流助推文化趋同 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D.丝绸之路造就盛唐气象13.魏晋南北朝时,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A.儒学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不同思想文化之间交流碰撞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玄学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14.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15.东晋及南朝前期,州镇长吏通过征辟僚属,召募部曲等方式培植私人势力。到梁陈时期,朝廷实行“禄米”制度,规范了地方上名目繁多的科调杂敛;同时又规定“州郡县禄米绢布丝绵,当处输台传仓库”。梁陈时期的这些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B.解决了诸侯王之乱的流弊C.结束了地方财政混乱局面 D.大大缓解了民族间的矛盾16.唐太宗年间,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女扮男装。有学者认为这与唐朝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有关。也有学者指出,隋和唐初统治阶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进而提出这一现象是粟特人随着唐朝开拓疆域大批入境所致。这反映了()A.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解释 B.史观不同引发学术争论C.前学者解释优于后学者 D.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17.唐王朝在西南边疆地区对归附的少数民族,设置羁縻府、州、县,封少数民族酋领为都督、刺史、县令,略微加以管束。元初,推行土官制,朝廷对归顺的西南各族首领授予原职,允许世袭,而在其境内派宗王率部驻守以进行监督。这一变化()A.实现了对西南边陲的垂直管理 B.反映出当地民族融合趋势加强C.强化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D.利于稳定西南边地的社会秩序18.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是()A.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 B.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C.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19.如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如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时间 州 县公元960年 111 638公元979年 297 1860A.崇文抑武得到贯彻 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20.如图为画家刘松年绘于南宋初期的《晋文公复国图》(局部),描绘了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历经坎坷险阻并最终回国即位的情景。这一作品( )A.反映宋人生活的艰辛 B.显示山水画的神韵意趣C.具有强烈的政治关怀 D.反映宋代宫廷斗争激烈21.北宋徽宗年间,“童贯宣抚陕西,得便宜行事。时长安百物踊贵,钱币益轻,贯欲力平之”,负责财经的官员曲意逢迎,“取市价率减什四,违者重置于法”,商人被迫以罢市加以抵制。这一现象有助于说明北宋()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市民阶层初具规模C.儒家伦理观受冲击 D.工商业市镇的兴盛22.下列漫画反映辽、宋、西夏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民族政权并存 B.大一统国家建立 C.中华文明的起源 D.繁荣与开放23.宋朝政府颁布“刻书之式”,以律令条文规范书籍印刷出版,不按条文出版的书籍视为假货和盗版。南宋罗樾刊刻其师段昌武《从桂毛诗集解》一书,段昌武的侄儿诉状要求严惩。朝廷即发出公文要求当地官府“治罪罗樾”,并声言再有不守规约者,“追版劈毁,断罪施行。”南宋政府的这一行为()A.是政府文化专制的体现 B.规范了雕版印刷业C.蕴含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D.阻碍了儒学的传播24.北宋时期,庄园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达等一系列结构性的社会变革,使得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地位,贫者可致富,富者也可能一夜之间沦为贫民。如“常州无锡县村民陈承信,本以贩豕为业,后极富”。这反映了宋代A.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B.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理学思想主导地位确立2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26.元代行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元代这样做()A.体现出蒙古族对汉文化了解甚少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违背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 D.促进了民族交融进入高潮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48分)27.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材料二 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林羯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边疆政策。(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唐加强边疆管理的积极意义。(4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选举二》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6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指出三则材料所体现的选官制度。(6分)(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新选官制度的社会原因。(4分)29.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中国论文网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4分)(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4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4分)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商人已意识到祖先有灵,会关照子孙,因此托祖先转达对“帝”的请求,体现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D项正确;题干反映出商人敬祖畏神,但不能得出祖先地位高于神,排除A项;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了商人敬祖畏神,但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排除C项。故选D项。2.B【详解】依据材料“商代女军事家妇好墓出土的仅青铜器至少有1.6吨。殉葬人数不少于16人,有100多件兵器”,可以看出商代的青铜铸造工艺先进,手工业水平高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朝的经济基础,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崇尚武力,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商代的文字系统,排除D项。故选B项。3.D【详解】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统治。结合材料可知,商朝时期,中央和地方管理人员与商王室未必有血缘关系,而到了西周时期,通过联姻与王室形成甥舅关系,与商朝相比,周王与被分封到地方的诸侯的血缘关系更加紧密,西周分封制色彩更加浓厚,这有利于巩固周王的政治统治,并使王政统治得到一定的强化,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贵族宗法影响力是加强而不是式微,排除A项;商周均属于奴隶制国家,统治方式出现根本变化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秦朝时才正式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4.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指的是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干涉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事务,是“华夷之辩”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而战国时期,孟子明确提出了“用夷变夏”的观念,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渐强,C项正确;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A项;材料与传统华夷观念已被突破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孔子、孟子的思想都是坚持夷夏观念,并未放弃夷夏观念,排除D项。故选C项。5.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宜侯夨簋上,用铭文记录西周时期,宜侯夨由虞侯改封为宜侯的册命过程,可用来说明分封制的实行,C项正确;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与宜侯夨簋上铭文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内外服制是商代实行政治制度,排除B项;中外朝制直到西汉时期才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6.C【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郡县制是“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统一度量衡”等措施推行的前提条件,说明的是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项正确;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统一同郡县制的关系,排除B项;郡县制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7.B【详解】材料中的“父母官”“为民父母”“爱民如子”等现象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国一体政治观念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与宗族关系无关,排除A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官民之间的政治诉求不同,排除D项。故选B项。8.B【详解】根据材料中“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明法度,定律令”、“并吞战国,海内为一”、“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等信息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过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制定法律等措施,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B项正确;从材料中“(秦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可知,秦朝统一天下、疆域辽阔,但分析不全面,A项排除;材料未说明秦朝“刑法严苛”,C项排除;秦朝未进行改革,D项不符合史实,D项排除。故选B项。9.A【详解】材料“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体现的是西汉时期的汉政府对西域地区实行有效治理,A项正确;BC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项。【点睛】10.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都是由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由于经过秦末战乱,经济凋弊,汉初需要通过“无为而治”的休养生息政策恢复经济,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得到了恢复,汉武帝要建立大一统,所以迫切需要新的指导思想,故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项正确;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主要受统治者的需要决定的,与AC项无关,排除AC项;材料没有体现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分配的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11.A【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对带来负面影响的民间借贷行为进行规范,结合所学可知,这些负面影响会带来社会问题,进而导致统治的不稳定,因此这些做法的目的是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定,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规范商品交易行为和官营商业发展,排除BC两项;汉武帝对有负面影响的民间借贷行为进行规范并不会压抑社会经济活力,排除D项。故选A项。12.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风靡一时的“霓裳羽衣舞”源于印度传入中国的婆罗门曲,经过一系列中国化的加工修改而成,说明中外文化交融推动了艺术创新,C项正确;“趋同”的说法有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不是三教合一,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排除D项。故选C项。13.B【详解】根据材料“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可知这一时期儒家与佛道思想相互影响,说明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相互交流,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儒学思想主导地位动摇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排除C项;玄学思想没有成为统治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14.C【详解】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故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江淮茶大量北运,茶铺及饮茶人增多,这说明饮茶习俗北传并得到北方人认可,C项正确;材料反映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南茶开始北运”与此矛盾,排除A项;南北方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且可能相互影响,但仅从饮茶习俗的趋同不能说明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排除B项;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越北方成为新的经济重心,且材料只反映南方饮茶习俗对北方的影响未涉及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15.A【详解】根据材料“规范了地方上名目繁多的科调杂敛”“州郡县禄米绢布丝绵,当处输台传仓库”等信息可知,陈梁时期,中央收回了州镇的部分培植势力的经济基础,这有利于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诸侯王之乱”是在东晋之前,“解决了”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结束了”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民族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6.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对唐朝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女扮男装现象,有学者只是简单理解为与唐朝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有关。有学者认为隋和唐初的统治阶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进而提出这一现象是粟特人随着唐朝开拓疆域大批入境所致,这是对前一观点的发展,这反映了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明确这些学者所处的时代,不能体现“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解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没有体现“史观不同引发学术争论”,排除B项;后学者的解释明显比前学者深化,排除C项。故选D项。17.D【详解】据题干信息可知,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政策,由唐朝设置羁縻府、州、县到元朝派遣宗王率部驻守以进行监督,这表明朝廷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稳定了西南地区的社会秩序,D项正确;元朝虽在西南地区派宗王率部驻守,以便监督少数民族首领,但仍推行土官制,这说明当时首领还有较大的自主权,所以“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朝廷对西南地区管理的加强,不能体现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18.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因此,这些措施根本上都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项正确;题干措施主要是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是强化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排除A项;题干主要是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项;使宰相成为国家实际决策者的措施的作用主要不是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是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排除D项。故选C项。19.B【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看出,与960年相比,979年地方的州、县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这是分割地方行政区划,强化地方治理的举措,B项正确;表格信息无法看出崇文抑武和地方机构人浮于事,排除A、D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故选B项。20.C【详解】根据材料中“复国”可知,画家借晋文公历经坎坷,终回国即位并带领晋国称霸的历史,寄托宋人希望收复失地、实现国家强大的愿望,具有强烈的政治关怀,C项正确;该画作并非再现宋人生活状况,排除A项;该作品为人物画,排除B项;材料描绘了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历经坎坷险阻并最终回国即位的情景,与宫廷斗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1.B【详解】根据材料“负责财经的官员曲意逢迎,‘取市价率减什四,违者重置于法’,商人被迫以罢市加以抵制”可知,商人罢市抵制政府官员破坏市场公正的行为,反映了商人力量的增强,说明北宋时期市民阶层形成一定规模,B项正确;商人社会地位在北宋没有提高,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商业观念对儒家伦理的冲击,排除C项;工商业市镇兴盛于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2.A【详解】根据材料“辽、宋、西夏时期......”可知,宋太祖建立北宋,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李元昊建立西夏,辽、宋、西夏三个民族政权形成并立局面,A项正确;大一统国家建立是秦汉时期,排除B项;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早期人类时期,排除C项;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3.C【详解】宋朝政府颁布“刻书之式”,以律令条文规范书籍印刷出版,这保护了作者的正当权益,即蕴含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C项正确;这是政府的书籍印刷出版的规范,不能说明文化专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点明是否是雕版印刷,北宋活字印刷已经出现,排除B项;书籍印刷出版的规范不一定阻碍儒学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C项。24.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都多地方的百姓有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改变自己的地位,反映了宋代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朝时期不同阶层的人的流动,宋朝时期随着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注重社会等级,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的状态,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与理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5.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强调的是中国的三大科技发明对欧洲社会转型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中国的影响,排除B项;中国的四大发明与推动欧洲工业革命无关,排除C项;D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26.B【详解】根据“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山川边界……”可得出元代行省的设置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地方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与体现出蒙古族对汉文化了解甚少无关,排除A项;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划分遵循了犬牙交错的原则,排除C项;材料与民族融合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7.(1)政策: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等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制度习俗等;扶植农业经济发展;鼓励文化发展和交流。(2)方式:通过战争维护边疆稳定;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和亲、会盟;册封爵位,促进友谊。(3)积极意义: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解析】(1)政策:根据材料一“……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可得出,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等政策;根据材料一“……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可得出,尊重少数民族的制度习俗等;根据材料一“……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可得出,扶植农业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一“……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可得出,鼓励文化发展和交流。(2)方式:根据材料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通过战争维护边疆稳定;和亲、会盟;根据材料二“……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林羯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册封爵位,促进友谊;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还有:设置机构加强管理等。(3)积极意义:根据材料一“ 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可得出,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根据材料一“……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可得出,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唐加强边疆管理的积极意义还有: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等。28.(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3)原因: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29、(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2)利于维护国家稳定;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详解】(1)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周之失在于制”指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提到的是秦朝的郡县制;“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的是汉初的郡国并行制。(2)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二中“上下皆安之”可知,利于维护国家稳定;根据“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可知,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根据“治民之纪……天下之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作用还包括,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3)原因:根据材料三中“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可知,行省权力大而不专;根据“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可知,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本原精神: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钱穆分析的“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即中央集权制度的本原精神为,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